伦理与礼仪
中华文明之光
1:问题: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是( )
选项:
A:黄帝和炎帝
B:墨子
C:庄子
D:韩非子
答案: 【黄帝和炎帝】
2:问题:孔子周游列国的目的是( )
选项:
A:宣扬仁爱精神
B:强调道法自然
C:旅游散心
D:主张法制观念
答案: 【宣扬仁爱精神】
3:问题:孔子的“己所勿欲,勿施于人”被称作东方的道德黄金律( )
选项:
A:对
B:错
答案: 【对】
4:问题:中国传统优秀文化,博大精深,丰富多彩,其精神包括( )
选项:
A:自强不息,厚德载物
B:碌碌无为
C:安于现状
D:自私自利
答案: 【自强不息,厚德载物】
5:问题:墨子的兼爱主张是( )
选项:
A:和平
B:战争
C:灭国行为
D:生灵涂炭
答案: 【和平】
6:问题:老子希望返璞归真,小国寡民()
选项:
A:是其社会理想
B:是纯粹神话
C:是美妙传说
D:是虚张声势
答案: 【是其社会理想】
西方文明礼仪
1:问题:古希腊是西方文明的摇篮和发源地()
选项:
A:对
B:错
答案: 【对】
2:问题:古希腊对各种各样的神灵很崇拜,譬如太阳神、火神、爱神()
选项:
A:对
B:错
答案: 【对】
3:问题:古希腊的雕塑非常经典,从中反映了( )
选项:
A:反映了对神灵的崇拜和对人性的赞美
B:反映了落后思想
C:反映了消极观念
D:反映了腐朽见解
答案: 【反映了对神灵的崇拜和对人性的赞美】
4:问题:西方近代的工业文明( )
选项:
A:危机重重
B:一直辉煌
C:完全消极
D:一无是处
答案: 【危机重重】
5:问题:英国是日不落帝国,说明()
选项:
A:殖民地遍天下
B:轮船航线
C:纺织业
D:煤炭工业
答案: 【殖民地遍天下】
6:问题:工业革命解放了生产力,主要是( )
选项:
A:蒸汽机运用
B:电话运用
C:拖拉机运用
D:汽车运用
答案: 【蒸汽机运用】
待人接物,你做对了吗?
1:问题:正规见面礼仪,缺不了称呼和寒暄( )
选项:
A:是
B:否
C:无所谓
D:不讲究
答案: 【是】
2:问题:正规称呼包含( )
选项:
A:尊称、谦称
B:随意
C:绰号
D:小名
答案: 【尊称、谦称】
3:问题:正规社交着装应该注意( )
选项:
A:得体、庄重、典雅、优美
B:服装花里胡哨
C:服饰越贵越好
D:服装追求时尚
答案: 【得体、庄重、典雅、优美】
4:问题:服饰搭配需要( )
选项:
A:恰到好处,画龙点睛
B:喧宾夺主
C:金钱第一
D:过度铺张
答案: 【恰到好处,画龙点睛】
5:问题:打电话的社交礼仪强调应该( )
选项:
A:喧宾夺主,滔滔不绝
B:选择时间,言简意赅
C:缠缠绵绵,旁若无人
D:语无伦次,唠唠叨叨
答案: 【选择时间,言简意赅】
6:问题:尊重他人应该( )
选项:
A:唯我独尊
B:自私自利
C:我为中心
D:不浪费他人时间,不打扰对方休息
答案: 【不浪费他人时间,不打扰对方休息】
生死那些事
1:问题:“君子不立于危墙之下”,体现了( )
选项:
A:尊重他人
B:尊重社会
C:尊重个性
D:尊重生命
答案: 【尊重生命】
2:问题:孝亲是天经地义的活动( )
选项:
A:是
B:否
C:不确定
D:不可置否
答案: 【是】
3:问题:生生不息是传统中国的价值观( )
选项:
A:是
B:否
C:模棱两可
D:含含糊糊
答案: 【是】
4:问题:小朋友百日庆贺是( )
选项:
A:传统礼仪
B:封建迷信
C:荒诞不经
D:收受礼金,浪费亲友财富
答案: 【传统礼仪】
5:问题:死亡是自然现象( )
选项:
A:在老子庄子思想里很明显
B:是纯粹神话
C:是墨子思想
D:是韩非子思想
答案: 【在老子庄子思想里很明显】
6:问题:祭祀礼仪在古今中外经久不衰,其中就表达了( )
选项:
A:感恩
B:对享受的重视
C:对名誉的看重
D:对金钱的追求
答案: 【感恩】
第一章 单元测试
2:问题:“仁”的思想在先秦时期的进步意义主要是:
选项:
A:满足新兴地主阶级的政治需要
B:抑制统治者的暴政
C:成为各国变法的理论依据
D:奠定“非攻”主张的思想基础
答案: 【抑制统治者的暴政】
3:问题:“道之以政,齐之以刑,民免而无耻;道之以德,齐之以礼,有耻且格。”这段论述当出自春秋战国时期的:
选项:
A:儒家
B:道家
C:法家
D:兵家
答案: 【儒家】
4:问题:下列表述能够反映孔子思想核心的是
选项:
A:“克己复礼”,“贵贱有序”
B:以爱人之心调解和和谐社会人际关系
C:“民贵君轻”,“政在得民”
D:主张逐步改良认为历史是不断演进的
答案: 【以爱人之心调解和和谐社会人际关系】
5:问题:在先秦儒家的主要代表人物中,被后世尊为“亚圣”的是( )
选项:
A:孟子孟子
B:墨子
C:庄子
D:韩非子
答案: 【孟子孟子】
6:问题:一位学者主张:「以六经、孔、孟之旨,还之六经、孔、孟」。关于这位学者的主张,以下说法何者较为适当?
选项:
A:这是清代经学考据,主张通过经典考据,还原原始儒学真相
B:这是汉代今文经学,主张以微言大义,诠释原始儒学的精义
C:这是唐人编纂五经正义的宗旨,以恢复两汉以来的经学传统
D:这是宋明时期的理学,主张直指本心,振兴原始儒学的精神
答案: 【这是清代经学考据,主张通过经典考据,还原原始儒学真相】
7:问题:先秦齐桓公致力连击诸侯,设法合作维持传统封建秩序,经济空前繁荣,他遵循了诸子百家哪一学派?
选项:
A:道家
B:儒家
C:管子
D:墨家
答案: 【管子】
8:问题:迄今流传下来的第一部编年史,也是“五经”之一的是哪本书
选项:
A:春秋
B:庄子
C:韩非子
D:论语
答案: 【春秋】
9:问题:交际式自我介绍不用介绍部门
选项:
A:对
B:错
答案: 【错】
10:问题:公务场合着装应遵循舒适自然、随心所欲
选项:
A:对
B:错
答案: 【错】
第二章 单元测试
1:问题:《老子》中载“祸兮,福之所倚;福兮,祸之所伏。”这段话体现了其
选项:
A:辩证法思想
B:无为而治的思想
C:“天法道,道法自然”的思想
D:以柔克刚的思想
答案: 【辩证法思想】
2:问题:“事愈烦而天下愈乱,法愈滋而奸愈炽,兵马益设而敌人愈多”这种观点属于
选项:
A:孔子的“仁”学思想
B:孔子的“克己复礼”思想
C:老子的辩证法思想
D:老子的“无为而治”思想
答案: 【老子的“无为而治”思想】
3:问题:“有无之相生也,难易之相成也,长短之相形也,高平之相盈也。”以上论述属于下列哪一派观点
选项:
A:儒家
B:法家
C:道家
D:墨家
答案: 【道家】
4:问题:老子认为圣人“常善救物,故无弃物,是谓袭明”中“袭”的意思是:
选项:
A:沿袭
B:抄袭
C:暗藏
D:偷袭
答案: 【暗藏】
5:问题:“是以圣人之治,虚其心,实其腹,弱其志,强其骨,使民无知无欲”。下列与这一思想主张最为贴近的是 ( )
选项:
A:“道之以政,齐之以刑,民免而无耻;道之以德,齐之以礼,有耻且格”
B:“事在四方,要在中央;圣人执要,四方来效”
C:“国有贤良之士众,则国家之治厚;贤良之士寡,则国家之治薄。故六人之务,将在于众贤而已”
D:“绝圣弃智,民利百倍;绝仁弃义,民复孝兹;绝巧弃利,盗贼无有”
答案: 【“绝圣弃智,民利百倍;绝仁弃义,民复孝兹;绝巧弃利,盗贼无有”】
6:问题:与别人交谈时有“三不准”是指
选项:
A:打断别人
B: 补充对方
C:更正对方
D:尊重对方
答案: 【打断别人, 补充对方,更正对方】
7:问题:尊重他人的要点是:( )
选项:
A:尊重领导
B:尊重长者
C:尊重妇女
D:尊重所有人
答案: 【尊重领导,尊重长者,尊重妇女,尊重所有人】
8:问题:古代中国强调敬天法祖、慎终追远、光宗耀祖,是一种传统伦理观念
选项:
A:对
B:错
答案: 【对】
9:问题:自强不息、生生不息,是中国传统文化重视的思想观念
选项:
A:对
B:错
答案: 【对】
10:问题:臧克家《有的人》富有生命伦理:“有的人活着,他已经死了;有的人死了,他还活着。”
选项:
A:对
B:错
答案: 【对】
Tags
- 唐诗宋词人文解读2019智慧树知到答案2019-12-11 23:32:25
- 智慧树是什么2019-12-11 00:44:32
- 智慧树答案说明2019-12-11 00:44:27
- 智慧树刷课助手2019-12-11 00:44:03
- 智慧树考试助手2019-12-11 00:43:57
- 中国戏曲剧种鉴赏2019智慧树知到答案2019-12-11 00:29:33
- 无机化学(山东联盟)2019智慧树知到答案2019-12-11 00:29:33
- 天文漫谈2019智慧树知到答案2019-12-11 00:29:33
- 中国四大石窟2019智慧树知到答案2019-12-11 00:29:33
- 水力学四川大学版2019智慧树知到答案2019-12-11 00:29:33
上一篇:传热学山东联盟
下一篇:俄罗斯文学史黑龙江联盟